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青藏高原(模糊匹配)
34条记录
短期养分添加对西藏沼泽化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P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元素,养分添加对退化草地改良复壮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当雄县格达乡甲多村长期围封刈割的藏嵩草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开展短期养分添加对地上生物量、植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影响,明确植物多样性和群落水平功能性状对地上生物量变化的解释度。结果显示:N添加和N+P添加处理下,地上生物量至少增加39.3%和98.9%。N+P添加与单独N添加相比,显著增加了喜马拉雅嵩草、华扁穗草、禾草类群和杂类草类群的地上生物量(P<0.05);降低了藏嵩草的重要值,增加了喜马拉雅嵩草、早熟禾、鹅绒委陵菜、西藏报春的重要值。N+P添加显著提高了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养分添加增加了群落水平植株高度和氮含量(P<0.05),N+P添加显著增加群落水平叶片磷含量,增加了叶比重,降低了叶干物质含量;群落水平植株高度、叶片磷含量、叶片氮含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N添加对群落水平加权性状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P<0.05),P添加对群落水平加权性状、地上生物量和植物多样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P<0.05),氮、磷共同决定了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和植物多样性对地上生物量的总解释度为81.3%,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对地上生物量的解释度为78.5%,植物多样性的解释度为45.5%。综上,群落水平植物功能性状和植物多样性共同决定了高寒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对氮、磷养分添加的响应变化。施氮同时配施磷肥对草地增产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氮磷添加 沼泽化高寒草甸 物种多样性 功能性状 地上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外来鱼类入侵现状和防控措施探讨

环境生态学 2022

摘要: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在青藏高原,许多外来鱼类如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等已经成功建群并广泛扩张,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土著鱼类资源。青藏高原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是世界上1/4人口的水源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鱼类区系使它很难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外来鱼类入侵后可通过捕食、竞争和对栖息地的影响,改变入侵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导致本地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通过对青藏高原外来鱼类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对外来鱼类在高原地区的入侵途径进行研究,分析外来鱼类在高原地区的入侵现状及对当地土著鱼类造成的危害。此外,希望通过本研究为高原地区外来鱼类的防控和气候变暖背景下鱼类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外来鱼类的防治和管理以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外来鱼类 入侵 治理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4-2019年青藏高原牦牛轮状病毒血清学检测与分析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1

摘要:为明确青藏高原4个省区牦牛轮状病毒(R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ELISA法,对2014-2019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63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R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30份青藏高原牦牛RV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8.57%(117/630),西藏地区牦牛RV抗体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2014-2019年青藏高原地区牦牛RV血清抗体年阳性率分别为37.78%、7.62%、17.14%、14.17%、15.00%、13.33%,平均阳性率为18.57%;4省牦牛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西藏(25.76%)、青海(8.33%)、甘肃(16.67%)、四川(11.67%);4月龄以下牦牛(32.27%)极显著高于4~12月龄(14.05%)和大于12月龄(9.76%)。本研究结果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轮状病毒病的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牦牛 轮状病毒 血清学 检测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青稞抗白粉病SSR标记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目的]研究青藏高原青稞抗白粉病机制。[方法]以青稞基因组数据为基础www.ncbi.nlm.nih.gov/sra(accession no.SRA201388)设计200对SSR引物,标记关于抗白粉病基因位点并定位染色体。[结果]QK019和QK072两个SSR引物与抗白粉病基因HvNEWENTRY标记遗传距离较近,分别为58.2,81.4 cM,该基因位于6H染色体上。[结论]该研究可为青稞抗白粉病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青稞 青藏高原 白粉病 SSR 遗传距离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稞啤酒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探讨

酿酒科技 2020

摘要:青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同时也是该地区研发功能食品创收的最佳原料。青稞具有"三高两低"营养特点,所含多酚类化合物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类疾病,还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在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制成的青稞啤酒,口感纯净、杀口力强、醇香浓郁、风味独特、具有特殊的迷人酯香,深受消费者喜爱。本文汇总了近些年青稞啤酒取得的研究进展,从啤酒酿造工艺、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旨在为青稞的精深加工提供新的研发思路。

关键词: 青稞 青藏高原 青稞啤酒 研究进展 发展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草原生态文化对草原治理的启示

草学 2020

摘要:青藏高原的草原生态文化核心就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对自然资源适度利用;认为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具有利他精神和互助合作的精神。这些草原生态文化保证了千百年来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当下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和青藏高原的持续发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文化 草原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藏高原林木主要害虫发生与绿色防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林木害虫调查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方法]依据不同的昆虫种类和生态要素,首次将青藏高原林木害虫划分为人工林和原始林两个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害虫绿色防控分析.[结果]综述了9种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结论]人工林以入侵害虫危害为主;原始林以土著害虫危害为主.青藏高原林木害虫防治可采用“三改三用”绿色防控,分区管理模式.

关键词: 林木 害虫 生物学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 青藏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变化对西藏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藏农业科技 2019

摘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主要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导致,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研究气候变化对西藏农业的应对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当前西藏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气候变化对西藏农业产生的影响,西藏的温度增加趋势比较明显,高于全球同纬度的平均增温速率。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增温与降水在空间上具有不一致性,西藏的气候将朝着暖湿化方向发展,对农业的生产形成较大的挑战。冬春季的增温趋势使得作物的物候期提前,使得播期提前,作物的布局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推移,有利于套复种。温度增加使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增加,加速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变化对西藏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影响,严重威胁到西藏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需要积极探寻应对策略。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增温 降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马斯燃烧法在高原条件下快速测定肥料中的总氮

西藏农业科技 2019

摘要:准确测定肥料中总氮含量对于肥料质量判定及施用配比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分别用杜马斯燃烧法、凯氏定氮法测定复混肥料样品中的总氮,并对2种分析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马斯燃烧法能够在高原条件下快速并准确测定肥料中的总氮,其精密度、测定效率均优于凯氏定氮法。

关键词: 肥料 总氮 杜马斯燃烧法 青藏高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北野生驯化早熟禾的生产性能和品质评价

作物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藏北地区饲草缺乏和草地植被退化等问题,开展野生牧草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驯化筛选适宜藏北高寒区种植的优质乡土早熟禾.选取西藏野生的中亚早熟禾(Poa litwinowiana)、渐尖早熟禾(P. attenuata)和冷地早熟禾(P. crymophila)为材料,以国审栽培品种青海冷地早熟禾(P. crymophilacv.Qinghai)为对照,在海拔4 512m环境条件下完成田间种植,分析比较不同早熟禾的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结果显示,随生育期推进,供试材料地上生物量、株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现象,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下降.乳熟期3种材料的地上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品种,其根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渐尖早熟禾>中亚早熟禾>冷地早熟禾>对照;冷地早熟禾的粗蛋白含量显著(P<0.05)高于渐尖早熟禾,渐尖早熟禾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采用熵权赋值法的灰色系统理论对乳熟期不同早熟禾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优劣顺序为渐尖早熟禾>冷地早熟禾(野生种)>中亚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栽培种).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早熟禾 驯化栽培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