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宝海(精确检索)
91条记录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皮肤RNA-Seq数据中补体样组分分析

高原科学研究 2022 CSCD

摘要:黑斑原鮡为我国雅鲁藏布江特有鱼类,其皮肤补体系统在适应低温、急流水域特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前期RNA-Seq数据检索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皮肤补体样组分,并对其结构域及高温应激后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79条补体样成分unigene,分别编码1个C1q结构域蛋白、1个含C1r结构域蛋白、3个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0个丝氨酸蛋白酶、11个含硫酯键蛋白、7个补体受体、14个补体调节因子及4个纤胶凝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黑斑原鮡补体样组分均含有相应的保守结构域,与其他鱼类补体组分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经15℃养殖水温刺激后,79条补体样组分unigene中共有47条unigene表达上调,其中8条为模式识别受体unigene,结合其他鱼类补体组分的研究结果,推测黑斑原鮡已形成了一个含有多种补体组分的补体系统,且具有凝集素途径或替代途径行使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 黑斑原鮡 RNA-Seq 补体样组分 保守结构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斑原鮡肝脏与副肝代谢差异比较

中国水产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我国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江段特有鱼类,为适应雅鲁藏布江急流、低温的水域环境条件,进化出独特的组织器官——副肝。本研究采用组织学、生物化学以及转录组学的方法开展了黑斑原鮡主肝与副肝代谢差异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黑斑原鮡主、副肝脏在结构组成、肝细胞线粒体数量及线粒体蛋白质组成上无显著差异。转录组学结果表明,主、副肝脏共有差异表达基因77个。经GO功能注释,筛选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Hmgcl)、血栓素合成酶(Tbxas)、钙/钙调蛋白依赖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甲酰甘氨酸生成酶(Sumf1)、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1)以及甘油酸激酶(Glxk)等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富集到氨基酸代谢、脂肪代谢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丁酸盐代谢通路(butanoate metabolism)、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valine, leucine and isoleucine degradation)、赖氨酸降解(lysine degradation)、色氨酸代谢(tryptophan metabolism)以及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等信号通路。选出4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果显示qRT-PCR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黑斑原鮡主、副肝脏存在氨基酸、脂肪酸及能量代谢差异,其代谢差异可能与Hmgcl、Ptk2b、Gba和Dnm1l等基因在主、副肝脏中的差异性表达有关(P<0.05)。本研究筛选出调节黑斑原鮡代谢差异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为揭示黑斑原鮡主、副肝脏代谢差异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黑斑原鮡 肝脏 副肝 代谢通路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斑原鮡皮肤组织结构及其COL1A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高原科学研究 2021 CSCD

摘要:采用组织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了黑斑原鮡皮肤组织结构和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黑斑原鮡的皮肤裸露无鳞,均由表皮和真皮组成。黑斑原鮡表皮层由复层上皮细胞和黏液细胞以及基底细胞组成。其表皮层的厚度显著大于真皮层厚度,且不同部位表皮层的厚度各不同,但各部位真皮层的厚度接近。其中,腹部表皮层的厚度最厚,为(102.36±3.43)μm;头部最薄,为(66.91±9.73)μm。(2)黑斑原鮡头部、背部色素细胞含量丰富,腹部色素细胞含量较少。(3)黑斑原鮡Ⅰ型胶原蛋白的α1基因(COL1A1)的c DNA全长序列为6 683 bp,其开放阅读框为4 350 bp,编码1 449个氨基酸。(4)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黑斑原鮡COL1A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巨魾的同源性最高,为92.06%,呈现出较高的保守性。(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巨魾处于同一支,亲缘性最近。(6)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黑斑原鮡COL1A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7.14 KDa,理论等电点是5.42,为α螺旋β折叠三重螺旋结构蛋白,含有1个COLFI结构域、1个VWC结构域、1个RPT1结构域、2个RPT3结构域和8个Pfam Collagen结构域。

关键词: 黑斑原鮡 皮肤 组织结构 COL1A1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幼鱼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ughusbaudi)幼鱼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健康、大小均匀、已驯化完全、体重(22.42±0.56) g的拉萨裸裂尻鱼幼鱼54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各组试验鱼分别投喂蛋白质水平为20%、25%、30%、35%、40%、45%的等脂等能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 30%、35%蛋白质水平组的体重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萨裸裂尻鱼幼鱼的血清和肝脏的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肝脏ACP、AKP、SOD、CAT活性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其中,血清或肝脏免疫酶LZM、ACP、AKP活性和抗氧化酶CAT、SOD活性及血清IgM含量均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0%或35%时最高,肝脏MDA含量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5%之后趋于稳定。综合考虑生长、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经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22.42±0.56) g拉萨裸裂尻鱼幼鱼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为30.43%~33.88%。

关键词: 拉萨裸裂尻鱼 蛋白质 免疫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浪错兰格湖裸鲤的年龄与生长

四川动物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2017年7月—2018年5月,于西藏自治区昂仁县浪错采集268尾兰格湖裸鲤Gymnocypris chui开展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雌、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分别为W_♀=2.03×10~(-2)L~(2.822)(n=134,R~2=0.969)、W__♂_=2.52×10~(-2)L~(2.738)(n=105,R~2=0.966)。通过观察微耳石,发现样本由1~23龄组成;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雌、雄鱼体长、体质量生长方程:L_(t♀)=34.239[1-e~(-0.136()~(t+)~(0.11))]、W_(t♀)=434.42[1-e~(-0.136()~(t+)~(0.11))]~(2.822);L_t_♂_=32.201[1-e~(-0.136()~(t+)~(0.287))]、W_t_♂_=338.8[1-e~(-0.136(t+0.287))]~(2.738);拐点年龄分别为7.52龄和7.12龄,对应体长分别为22.12 cm和20.45 cm,体质量分别为126.59 g和97.71 g。初步研究表明,兰格湖裸鲤生长慢、体型小,种群被破坏后不易恢复,亟待开展资源评估及保护工作。

关键词: 兰格湖裸鲤 耳石 年龄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雅鲁藏布江拉萨裂腹鱼、异齿裂腹鱼及其自然杂交种的形态与COI基因条形码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年5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桑日、朗县段水域开展鱼类调查,发现了1种疑似为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的自然杂交种群体。形态学研究显示,该种的吻、口部、下颌、须等头部上的形态特征居于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之间,并明显区别于双亲,且群体中个体的头部形态稳定一致,均具有典型的中间型特征,个体间没有明显差异。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条形码分析显示,在杂交种群体共15个样本中,有4个与拉萨裂腹鱼为同源,其余11个与异齿裂腹鱼为同源,各自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即杂交种群体中既有属于拉萨裂腹鱼遗传基因的个体,也有属于异齿裂腹的遗传基因的个体。综合以上研究表明,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桑日等自然水域中能够自由杂交而产生后代,且两者都可以互为父母本,但以异齿裂腹鱼为母本产生的杂交种在群体中占多数,推测特殊的生态环境可能促使拉萨裂腹鱼和异齿裂腹鱼在自然水域中容易杂交。

关键词: 拉萨裂腹鱼 异齿裂腹鱼 自然杂交种 形态学 COI基因条形码 雅鲁藏布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黑斑原鮡胚胎发育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中国唯一的原鮡属鱼类,仅分布在中国境内的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系。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影响、外来鱼类入侵等原因,其野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分布范围逐年缩小,目前处于极危状态。本研究中黑斑原鮡亲鱼捕自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拉孜县、昂仁县、萨嘎县4个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江段,采样地海拔分布范围介于3900~4500 m。201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人工催产雌鱼79尾,自然排卵7尾,解剖雄鱼15尾进行授精,得到了黑斑原鮡受精卵约42208粒。受精卵为圆形的沉性卵,略显淡黄色,黏性较强。将受精卵平铺放在特制筛网上,置于微流水的平列槽内进行孵化。观察从受精卵至仔鱼孵化出膜的胚胎发育过程,统计有效积温。结果显示:黑斑原鮡胚胎发育时序符合硬骨鱼类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分为8个阶段,即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早期器官形成及孵出阶段。胚孔封闭前就形成了肌节和眼囊,进入早期器官形成阶段后依次出现了耳囊、心脏原基、消化道、耳石、眼睛体、胸鳍原基等,心脏搏动后红细胞也有出现。整个胚胎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约为13.8℃,有效积温为2963.2~3132.4 h.℃,孵化率约为70%。本研究还发现黑斑原鮡胚胎具有双层卵膜的特殊结构,该结构在成熟卵吸水膨胀后形成,进入神经胚期完全消失,分析推测这种结构可能与对环境的适应有关,外层卵膜在卵的传播和孵化过程中可以起到黏附固定和缓冲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黑斑原鮡胚胎发育的特点及规律,为黑斑原鮡资源恢复及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黑斑原鮡 胚胎发育 形态特征 时序性 双层卵膜 雅鲁藏布江 西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黑斑原鮡胚胎发育观察

中国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中国唯一的原鮡属鱼类,仅分布在中国境内的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系.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影响、外来鱼类入侵等原因,其野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分布范围逐年缩小,目前处于极危状态.本研究中黑斑原鮡亲鱼捕自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拉孜县、昂仁县、萨嘎县4个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江段,采样地海拔分布范围介于3900~4500 m.201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人工催产雌鱼79尾,自然排卵7尾,解剖雄鱼15尾进行授精,得到了黑斑原鮡受精卵约42208粒.受精卵为圆形的沉性卵,略显淡黄色,黏性较强.将受精卵平铺放在特制筛网上,置于微流水的平列槽内进行孵化.观察从受精卵至仔鱼孵化出膜的胚胎发育过程,统计有效积温.结果显示:黑斑原鮡胚胎发育时序符合硬骨鱼类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分为8个阶段,即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早期器官形成及孵出阶段.胚孔封闭前就形成了肌节和眼囊,进入早期器官形成阶段后依次出现了耳囊、心脏原基、消化道、耳石、眼睛体、胸鳍原基等,心脏搏动后红细胞也有出现.整个胚胎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约为13.8℃,有效积温为2963.2~3132.4 h.℃,孵化率约为70%.本研究还发现黑斑原鮡胚胎具有双层卵膜的特殊结构,该结构在成熟卵吸水膨胀后形成,进入神经胚期完全消失,分析推测这种结构可能与对环境的适应有关,外层卵膜在卵的传播和孵化过程中可以起到黏附固定和缓冲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黑斑原鮡胚胎发育的特点及规律,为黑斑原鮡资源恢复及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黑斑原鮡 胚胎发育 形态特征 时序性 双层卵膜 雅鲁藏布江 西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斑原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黑斑原肌肉营养成分,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黑斑原种质资源,对采自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的7尾黑斑原进行营养物质测定及氨基酸分析,分析其肌肉营养品质,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黑斑原肌肉(鲜质量)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7.92%、17.64%、1.42%和0.29%.黑斑原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661.6mg/g(干质量),其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268.1mg/g(干质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52%,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黑斑原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8.12,4种呈味氨基酸总含量为901.7mg/g(干质量).黑斑原肌肉中重金属汞含量最高,为0.493mg/kg(鲜质量),黑斑原肌肉为砷重度污染级别.研究表明,黑斑原肌肉中,蛋白质质量较好,重金属汞富集显著,黑斑原肌肉为重金属轻度污染级别.

关键词: 黑斑原 肌肉 营养成分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斑原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评价

水产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黑斑原肌肉营养成分,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黑斑原种质资源,对采自雅鲁藏布江上游流域的7尾黑斑原进行营养物质测定及氨基酸分析,分析其肌肉营养品质,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黑斑原肌肉(鲜质量)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7.92%、17.64%、1.42%和0.29%。黑斑原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661.6mg/g(干质量),其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268.1mg/g(干质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52%,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黑斑原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58.12,4种呈味氨基酸总含量为901.7mg/g(干质量)。黑斑原肌肉中重金属汞含量最高,为0.493mg/kg(鲜质量),黑斑原肌肉为砷重度污染级别。研究表明,黑斑原肌肉中,蛋白质质量较好,重金属汞富集显著,黑斑原肌肉为重金属轻度污染级别。

关键词: 黑斑原 肌肉 营养成分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