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朱彦宾(精确检索)
38条记录
畜禽养殖场生物气溶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常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养殖场的粪便、空气、土壤和污水中均有残留。空气中的ARGs通常由生物气溶胶携带,通过吸入或摄入方式威胁畜禽以及人类健康。本文在分析畜禽场生物气溶胶中ARGs来源、传播方式及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气溶胶ARGs的危害及控制措施,以期为减少气溶胶ARGs污染、改善养殖环境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畜禽养殖场 生物气溶胶 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那曲高寒牧区"冬圈夏草"种养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西藏农业科技 2023

摘要:在西藏自治区那曲高寒牧区开展“冬圈夏草”设施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对适宜当地种植的甘引1号、白燕麦、青海444、燕麦林纳、青稞、冬小麦6个牧草品种,在同一水平下进行牧草产量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在棚圈种植的牧草品种。研究表明:牧草种子成本及可接受程度,最经济、最适宜、最佳推广种植混播高产品种为甜燕麦、青海444和箭舌豌豆,其播量为18 kg/667 m~2+5 kg/667 m~2,播深4 cm,牧草产量最高。同时,在棚圈种植牧草的实践中,逐步完善棚圈种草技术规程,提出了那曲高寒牧区“冬圈夏草”循环利用模式,解决了冬春季节接羔育幼期间饲草料不足的问题,并引导农牧民自主储备饲草料,为提高幼畜成活率和促进增收提供保障。

关键词: 高寒牧区 冬圈夏草 设施循环 牧草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育肥期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及瘤胃发酵特征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牦牛的影响,试验采用非配对试验设计,将24头牦牛分成两组(低蛋白质组和高蛋白质组),每组12头,公母各半,低蛋白质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9.91%的日粮,高蛋白质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3.89%的日粮,每天早晚各饲喂一次,预试期15 d,正试期56 d,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指标(初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水平,葡萄糖、三酰甘油、尿素氮浓度,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瘤胃发酵特征参数(pH值,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水平,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丙酸和丁酸占比,乙酸/丙酸)及营养物质(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两组牦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组料重比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5)。高蛋白质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5),尿素氮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1),但两组间血清白蛋白水平,葡萄糖、三酰甘油浓度,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低于低蛋白质组(P<0.01),但两组间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血清IgA、IgG和IgM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组血清IL-10含量显著低于低蛋白质组(P<0.05),TNF-α水平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1);两组间血清IL-2、IL-4、IL-6和IFN-γ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组瘤胃氨态氮水平极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1),两组间瘤胃pH值,微生物蛋白水平,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丙酸、丁酸占比及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P<0.05),但两组间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机物表观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饲喂高蛋白质水平(13.89%)日粮会降低牦牛的饲料转化效率和抗氧化功能,提高血清尿素氮浓度,不利于生长性能的提高。

关键词: 育肥期 牦牛 蛋白质水平 尿素氮 抗氧化 细胞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牦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西藏牦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取3周岁、平均体重(154.8±13.6)kg、健康无病的牦牛20头随机分为低精料组和高精料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低精料(精粗比40∶60)和高精料(精粗比60 ∶ 40)饲粮,预试期10d,正试期90d(8、9和10月).结果:饲粮精料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瘤胃pH值、异丁酸和异戊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百分比(P<0.05),显著增加了瘤胃TVFA含量(P<0.05),但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占TVFA的百分比及乙酸/丙酸值不受饲粮精粗比的影响(P>0.05);饲粮精料水平的提高显著提高了瘤胃氨态氮(NH3-N)和总氮(TN)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喂低精料饲粮有利于促进牦牛氨态氮的利用与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改善瘤胃氮平衡.

关键词: 牦牛;精粗比;瘤胃发酵;氮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牦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特征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2

摘要:为研究舍饲条件下育肥牦牛的能量需要,试验设计3种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考察其对育肥牦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瘤胃发酵特征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2.5岁体重相近(204.50 kg±3.34 kg)的健康育肥期娘亚牦牛36头,按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个处理组12头牛(公母各半),试验结束前4 d进行消化试验,试验结束当天晨饲前采集血液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牦牛平均日增重升高(P=0.014),料重比降低(P=0.034),牦牛血清中血糖浓度提高(P=0.035),尿素氮降低(P=0.003).随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牦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P=0.042),丙二醛降低(P=0.012),白介素-2(P=0.036)和白介素-10提高(P=0.024),肿瘤坏死因子-α降低(P=0.035).随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牦牛瘤胃中微生物蛋白合成量(P=0.006)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升高(P=0.033),氨氮(P=0.015)和乙酸:丙酸(P=0.031)降低.日粮中粗蛋白(P=0.013)和中性洗涤纤维(P=0.032)表观消化率提高.综上所述,高能量水平日粮可提高育肥期牦牛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改善机体糖、氮代谢,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健康,促进牦牛生长.

关键词: 能量水平 育肥牦牛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瘤胃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林周县不同年龄不同部位牦牛肉营养成分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西藏林周县牦牛为研究对象,探讨西藏林周县不同年龄(3岁、4岁、5岁和6岁)牦牛不同部位(西冷、上脑和米龙)营养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差异.[方法]根据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所述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分别测定氨基酸、脂肪、蛋白质、水分、脂肪酸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结果]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在4岁牦牛米龙部位有上调趋势(P<0.1).不同牦牛群体西冷部位甘氨酸含量有变化(P<0.1),4岁牦牛甘氨酸含量最高,6岁牦牛甘氨酸含量最低;西冷部位EAA/NEAA比值有变化(P<0.1),4岁牦牛EAA/NEAA比值显著低于6岁牦牛比值(P<0.05);西冷部位EAA/TAA比值在不同牦牛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4岁牦牛EAA/TAA比值显著低于5岁和6岁牦牛比值(P<0.05).4岁牦牛米龙部位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牦牛群体西冷部位相对含量大于5%的风味物质组成有差异,在3、4、5和6岁牦牛群体中,分别检出3大类(醛类、醇类和酯类)6种不同的化合物、5大类(醛类、醇类、酸类、酮类和芳香类)6种不同的化合物、3大类(醛类、醇类和酯类)6种不同的化合物及4大类(醛类、醇类、酮类和芳香类)4种不同的化合物.[结论]年龄对不同部位牦牛肉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和风味物质组成有较大影响,对进一步开展林周地区牦牛肉品质评价及特色牦牛肉生产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牦牛肉 年龄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培养物和糖蜜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YC)和糖蜜(MO)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粪便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将32头体重[(107.0±14.7)kg]和日龄相近的肉牛(牦牛 ×犏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牛.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YC(30 g/d)(YC组)、糖蜜饲粮(MO组)、糖蜜饲粮+YC(30 g/d)(YM组).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3个试验组肉牛干物质采食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K组(P<0.05).YC组和MO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K组(P<0.01),YM组显著高于CK组(P<0.05).2)与CK组相比,添加YC和MO可以提高肉牛粪便菌群微生物多样性,两者混合添加可以提高肉牛粪便菌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3)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4个组共有的优势菌门.3个试验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MO组和YM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CK组(P<0.01),YC组显著低于CK组(P<0.05).瘤胃球菌科UCG?013(Ruminococcaceae UCG?013)、瘤胃球菌科UCG?010(Ruminococcaceae UCG?010)和理研菌科dgA?11肠道群(Rikenellaceae dgA?11 gut group)等12种菌属是4个组共有的优势菌属.3个试验组普雷沃氏菌科UCG?004(Prevotellaceae UCG?004)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YC组和YM组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和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K组(P<0.01),MO组显著高于CK组(P<0.05).MO组和YM组鼠杆菌科未定义菌属(Unidentified?Muribaculaceae)和类杆菌真核菌群([Eubacterium]coprostanoligenes group)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CK组(P<0.01),YC组显著高于CK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YC和MO或两者混合添加均可改变肉牛肠道微生物组成,提高纤维降解能力,从而提高采食量.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糖蜜;采食量;粪便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帕里牦牛杂交后代不同部位牦牛肉营养成分测定分析

中国牛业科学 2022

摘要:[目的]旨在研究3岁帕里牦牛杂交后代(帕里牦牛♂×林周牦牛♀)公牛不同部位(上脑、西冷和米龙)肉营养成分和西冷部位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方法]根据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测定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测定不同部位肉氨基酸、脂肪、蛋白质、水分、脂肪酸含量和西冷部位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结果]研究表明,林周本地公牦牛上脑部位苯丙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林周本地牦牛西冷部位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帕里牦牛杂交后代米龙部位脂肪含量有下降趋势(P<0.1),水分含量有增加趋势(P<0.1)。林周本地牦牛米龙部位C16∶0、C18∶0、C18∶1n9c、C16∶1和C18∶2n6c含量显著高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P<0.05)。林周本地牦牛共检出6大类9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酸类、酮类和芳香类。帕里牦牛杂交后代共检出4大类9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结论]综上,林周牦牛与帕里牦牛杂交后代上脑、西冷和米龙部位肉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组成有较大差异,利用帕里牦牛杂交可能影响牛肉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及风味。

关键词: 帕里牦牛 杂交后代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能量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体尺增长及血清生化和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体尺增长及血清生化和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24头体况良好、体重(126.6±10.5)kg、3周岁左右的林周县本地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各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3.72(低能组)、4.45(中能组)和5.31 MJ/kg(高能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高能组末重和综合净能摄入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高能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0.01).高能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极显著低于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高能组体高和胸围增长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体斜长和管围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3)高能组血清甘油三酯和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中能组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组血清胆固醇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各组之间血清葡萄糖、尿素氮、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白球比差异不显著(P>0.05).4)高能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瘦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能量水平从3.72 MJ/kg提高到5.31 MJ/kg显著提高了舍饲育肥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同时促进育肥牦牛糖、脂肪、氮代谢.因此,对短期舍饲育肥牦牛,可通过提高饲粮能量水平有效发挥其育肥潜力.

关键词: 牦牛;能量;生长性能;体尺;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养模式下藏猪屠宰性能、肉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藏猪屠宰性能、肉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藏猪24头,随机均分为试验组(舍饲养殖)和对照组(传统养殖),于240日龄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肉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藏猪胴体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宰前活重、胴体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藏猪pH45 min值、滴水损失、剪切力和失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蒸煮损失低于对照组(P>0.05),pH24 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藏猪肉质中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量元素Cu、Zn、Fe和M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常量元素Ca和P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a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藏猪肉质中丝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藏猪血清中肌酸激酶和尿素氮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舍饲养殖可提高藏猪的生长速度,有利于体内脂肪的沉积和大理石纹评分,但降低了肉的嫩度、系水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藏猪 饲养模式 屠宰性能 肉质 血清生化指标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