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100条记录
不同施氮量下生物菌肥对西藏荞麦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荞麦生育状况、产量和土壤肥力对不同配施处理的响应,设计5个试验处理(A1~A5),来观察荞麦物候期、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A3处理产量最高为2376 kg/hm~2,比A1处理增产14.45%.并且同其他处理相比,A3处理荞麦株高适中、茎秆粗、分节分支数多、单株粒数多,单株粒重和千粒重表现较好.不同施氮量下施用生物菌肥与未施用生物菌肥处理间,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差异不显著;同清水拌种处理相比,生物菌肥拌种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适宜浓度的生物菌肥拌种荞麦,能够提高荞麦产量,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进而提高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

关键词: 荞麦 生物菌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黑汁"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与产量相关性的影响

西藏农业科技 2019

摘要:该试验以冬小麦品种'藏冬2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喷施"黑汁"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的影响.通过田间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喷施"黑汁"对冬小麦总根数和新根发生量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根长、根重、根体积等指标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总体表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根长和根体积之间相关系数0. 9564,达到显著性相关(P=0. 044 <0. 05).冬小麦产量变化与根系生长变化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除根长以外,新根数量、根体积等都与产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根长对冬小麦分蘖率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贡献率要大于新根数的贡献率.由此可得,喷施"黑汁"可以增强冬小麦抗逆性、降低越冬死苗率,有利于促进小麦根系的伸长生长,提高小麦的抗旱性,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千粒重,从而增加冬小麦每667 m~2的平均产量.

关键词: 黑汁 冬小麦 根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隆子黑青稞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

摘要:隆子黑青稞是西藏地方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与开发潜力.为了解栽培中黑青稞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设置不同施肥水平田间试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黑青稞生育期、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株高、穗长与产量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为成穗数>最高茎蘖数>穗粒数>株高>穗长>生育期>基本苗>千粒质量;青稞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大小为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因此,在黑青稞栽培中要注意对群体的调控,保证较高的田间成穗数是形成高产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黑青稞 灰色关联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和灌溉水平下青稞需水规律

西藏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探明西藏青稞的需水规律,2016-2017年间采用青稞不同播种时期不同灌水条件下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青稞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下,青稞的需水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青稞生育期适宜的灌水时间和灌水量,这对干旱缺水的西藏农区实现青稞节水与高产的统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稞 播期 灌水处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地区二棱青稞品种比较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大面积推广种植二棱青稞品种,本文进行了西藏二棱青稞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系有QTB13、QTB25,生产示范产量分别为3 187.50、3 234.45 kg/hm~2。

关键词: 二棱青稞 品种 性状 产量 西藏自治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良种繁殖示范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促进西藏马铃薯主粮化和主食化进程,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于2017年在日喀则市、山南市、拉萨市、林芝市、昌都市、那曲地区、阿里地区的18个县区共繁殖青薯9号良种马铃薯426.667 hm~2。结果表明,青薯9号平均产量达40 020.30 kg/hm~2,较当地普通品种增产40.22%,平均增收69 360.60元/hm~2,总增收2 417.03万元。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了良种繁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马铃薯 青薯9号 良种繁殖 产量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

摘要: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西藏青稞产量的影响,采用西藏37个气象站点1986—2015年的气象资料,选取年均以及青稞生长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以及逐年青稞产量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2015年以来西藏地区气温呈线性增加趋势,温度(平均气温、最高温和最低温)增加特别是最低温的增加与青稞产量增加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青稞产量的最重要因素;降水量也是影响青稞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与青稞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对青稞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日照时数与青稞产量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青稞 气候变化 产量 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和播量对冬青稞复种饲草生长的影响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

摘要:西藏粮草复种模式不仅为牲畜提供牧草,而且还可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以冬青稞-芫根、冬青稞-雪莎、冬青稞-箭舌豌豆、冬青稞-油菜、冬青稞-燕麦草和冬青稞-绿麦草6种不同的粮草复种方式为研究对象,应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施肥方式和播量对西藏主要牧草芫根、雪莎、箭舌豌豆、油菜、燕麦草和绿麦草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施肥方式和播量而言,6种牧草的基本苗、60 d株高以及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 <0.05),尿素与有机肥混施和高播量可以显著提高牧草产量,有效提高冬青稞复种饲草的产出和效益。

关键词: 粮草复种 冬青稞 施肥方式 播量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专用苦荞品种和探明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内在关系,以14个苦荞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苦荞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4个苦荞品种分别为云荞2号、晋苦荞2号、西荞5号和晋苦荞6号,比平均产量分别高25.5%、23.6%、15.3%、12.2%;产量与单株粒数、千粒重、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产量与淀粉、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黄酮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r=-0.227);产量较高的云荞2号和羊坪早熟荞的品质较差,而蛋白质含量最高和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产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综合产量和品质结果,晋苦荞2号产量处于较高水平,蛋白质产量和黄酮产量均处于最高水平,是兼顾高产与优质的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品种。

关键词: 苦荞 品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复合肥喷施量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2017年,在西藏日喀则市设施种植条件下,研究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45%)不同施用量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目的在于优化施肥水平。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喷施硫酸钾型复合肥对脱毒马铃薯基质植株性状影响显著,在试验范围内植株高度、茎粗随着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大;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片数达到最高值的时间延后。适宜种植株行距为3.5 cm×5.0 cm,硫酸钾型复合肥最优喷施量为28 g·m-2。

关键词: 高浓度硫酸钾型复合肥 喷施 马铃薯 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