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100条记录
西藏地区马铃薯双垄覆膜栽培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了改变气候对作物的影响,对马铃薯青薯9号进行了双垄覆膜与露地常规栽培技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双垄覆膜栽培结薯集中、薯形好、抗病性强,同时地膜覆盖可明显提高土壤温度,使马铃薯开花提前,加快马铃薯生育进程,提早生育时期,提早进入市场,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马铃薯 双垄 覆膜栽培 产量 西藏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水平对青稞藏青-2000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于2016—2017年连续2年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青稞藏青-2000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有效配合可以促进藏青-2000的增产,保持出苗,提高抗倒伏性和抗逆性。

关键词: 青稞 藏青-2000 施肥水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番茄意大利蜜蜂和熊蜂授粉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以金棚一号番茄为试验材料,设意大利蜜蜂授粉、熊蜂授粉和自然授粉3个处理,测定番茄的单株重量、单株结果数、单株畸形果数和单果直径、高度、重量。结果表明,采用意大利蜜蜂为金棚一号番茄授粉可使其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实数量、单果直径和单果高度提高,畸形果率降低。初步确定在金棚一号番茄上,蜜蜂授粉效果大于熊蜂授粉。

关键词: 意大利蜜蜂 熊蜂 番茄 授粉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引种苦荞产量稳定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为解决西藏本地荞麦农家品种退化、混杂严重,单产水平低等问题,2014—2016年在拉萨引种13份荞麦品系进行鉴定和栽培试验,筛选出高产、稳定性好的优质荞麦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不同年份产量差异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单产以‘云荞2号’最高,为3597.6 kg/hm~2,比对照增产51%。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对产量影响呈正相关,差异较显著。高稳评价表明,产量水平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云荞2号’、‘西荞5号’;产量水平较高且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云荞1号’。该研究旨在为西藏地区荞麦品种鉴定与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苦荞 西藏 高稳系数法 产量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西藏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以西藏青稞品种"藏青320"为主要实验对象,研究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及行距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经过实验分析发现,青稞品种"藏青320"适宜于高播种量,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较低播种量的条件下,行距较小易取得较高的产量,播种量较高的条件下,行距较大易取得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藏青320 播种量 行距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白菜型冬油菜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西藏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冬油菜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发展冬油菜生产可有效利用秋季和早春的光、热、水、土资源,改传统的1年2熟为1年2熟或3年3熟,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本研究针对氮、磷、钾配比施肥技术和冬春两季追肥,可有效掌握在西藏拉萨地区施肥水平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将对冬油菜在西藏地区的推广有着积极作用。从本研究可以得出在西藏拉萨地区冬油菜"陇油7号"田间最佳施肥方案为氮磷钾施肥比为1:0. 25:0.778,可获得最佳增产效果,最佳追肥时期在冬油菜初花期灌水追肥。

关键词: 冬油菜 施肥技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菌肥施用对拉萨河谷地区燕麦生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西藏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为探究在不同氮肥梯度下生物菌肥拌种和喷施对燕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燕麦(林纳)为材料在西藏拉萨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梯度下生物菌肥拌种对燕麦的株高、轮层数、有效成穗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A2处理(菌肥拌种、喷施+67.5kg/hm~2)的燕麦籽粒产量最高,达到0.57kg/hm~2,比对照高9.62%;生物产量与对照基本持平,为2.24kg/hm~2。在减少常规化肥用量的25%,用生物菌肥拌种22.5kg/ha,喷施15kg/ha的条件下,燕麦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不减产,说明生物菌肥可以替代25%的化肥施用。

关键词: 拉萨河谷 生物菌肥 燕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西藏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含量下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西藏地区春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不同水分含量、施氮量及施氮时期下,春小麦株高、茎粗、地上部生物量、结实小穗数、不孕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并对这些产量构成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水氮互作下春小麦地上部生物量、茎粗、结实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如下,穗粒重>地上部生物量>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茎粗。【结论】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较为复杂。在生产实践中,需要结合当地土壤水分条件,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或栽培目的确定最佳的水肥耦合方案。考虑到目前过量施肥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在以追求春小麦高产为目标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减少氮肥施用量。结合本研究内容,推荐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时,在春小麦拔节期或抽穗期追施氮肥,总施氮量不宜超过0.6g/pot。

关键词: 土壤相对含水量 施氮量 施氮时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设施黄瓜连作土壤日光消毒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设施黄瓜连作造成的病害问题,筛选出适合西藏设施连作土壤日光消毒的方法。【方法】2015年7至11月,通过添加石灰氮、有机物、覆盖地膜等5种处理方式对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设施黄瓜连作土壤进行日光消毒。【结果】整个消毒期温室内外气温差异明显,不同处理对10、20 cm处土壤增温效果不同,其中以添加石灰氮和有机物并覆盖地膜进行日光高温处理对地温增温效果最佳,其10、20 cm处土壤晴天平均最高地温分别为42.2、33.6℃。日光高温消毒可使土壤0、10、20 cm处土温分别上升至60、40、30℃,此温度下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数量,处理A对黄瓜枯萎病和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可达93.1%、100%。【结论】通过在土壤中施入石灰氮和鸡粪且经过日光消毒后,对于设施黄瓜连作造成的病害问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黄瓜 连作 日光温室 日光消毒 土传病害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荞麦叶面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肥效试验初探

西藏农业科技 2017

摘要:本文以云苦荞1号为试验材料,初步探讨叶面喷施硼肥和磷酸二氢钾对苦荞麦生长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硼肥有效促进了植株进行光合作用,使其喷施后的苦荞麦的单株粒重和粒数及主茎分枝数都高于对照;喷施微肥后的苦荞平均产量相比对照其增幅为10.3%和3.5%。

关键词: 苦荞 硼肥 磷酸二氢钾 叶面喷施 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