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生长性状(模糊匹配)
7条记录
牦牛MDHII基因多态性与其生长性状关联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牦牛(Bos grunniens) MDHII基因遗传多态性,寻找其SNPs位点,为选育优良牦牛品种提供参考依据。首先就5个牦牛类群(类乌齐牦牛,麦洼牦牛,斯布牦牛,帕里牦牛和申扎牦牛)随机选取共178头耳样,然后提取DNA并构建DNA池,Mega5.2筛查SNPs位点,直接测序法鉴定其基因型,最后用SPSS24.0结合体尺性状分析其关联性。结果表明,牦牛MDHII基因第5外显子发生突变(G7454A),基因型为GA、GG和AA基因型,其中GG为优势基因型;麦洼牦牛、帕里牦牛和类乌齐牦牛属于中度多态(0.250.05),3个基因型在牦牛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牦牛MDHII基因(G7454A)能够作为人工选育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MDHII基因 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关联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牦牛RETN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牦牛RETN基因的遗传多样性,选取麦洼粉嘴牦牛(30头)、麦洼黑嘴牦牛(48头)、斯布牦牛(36头)、类乌齐牦牛(47头)4个牦牛群体共161个个体。对RETN基因3个外显子区域及相邻区域进行扩增;利用DNA池测序与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牦牛RETN基因的SNP位点;对SNP位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RETN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发现5个突变位点,即A1966G、G1967A、G1976T、G2021T、G2079C,5个位点间具有强连锁不平衡性;5个突变位点在麦洼牦牛、斯布牦牛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类乌齐牦牛群体中不符合平衡状态;5个多态位点均为低度多态性(PIC<0.25)。5个位点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发现,AA型个体各生长性状数值均高于AG型个体其中5个突变位点与麦洼牦牛体斜长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RETN基因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初步认定A1966G、G1967A、G1976T、G2021T、G2079C位点可以作为一种遗传标记,为选育优良牦牛品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牦牛(Bos grunniens) RETN基因 生长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牦牛MyoD1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西藏牦牛MyoD1基因多态性与体高、体重、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期获得对牦牛重要经济性状具有显著效应的遗传标记。【方法】本研究利用DNA池直接测序、PCR-RFLP与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西藏帕里(PL)、斯布(SB)、申扎(SZ)和类乌齐(LWQ)4个牦牛类群(品种)共148头个体的MyoD1基因内含子2及外显子3部分序列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指标,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体高、体重、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①西藏牦牛MyoD1基因外显子3上存在(C1710T)XmaI酶切位点,多态性检测均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T/C频率分别为:0.308/0.692、0.400/0.600、0.605/0.395和0.527/0.473,处于中度多态。②适合性检验表明,西藏4个牦牛类群MyoD1基因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③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对各标记基因型生长发育指标(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申扎牦牛该位点TT和CT基因型在生长性状上差异显著(P<0.05),CT基因型胸围均高于CC和TT基因型。【结论】可以将MyoD1上的C1710T基因座作为牦牛经济性状选育的一个重要遗传标记,用于育种改良。

关键词: 西藏牦牛 MyoD1基因 PCR-RFLP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牦牛GPR4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关联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基因在牦牛中的遗传多态性,对麦洼牦牛(50头)、申扎牦牛(47头)和类乌齐牦牛(28头)GPR41基因外显子区域片段进行扩增,筛查SNPs位点,利用RFLP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其基因型,开展其与生长性状间的关联分析,为牦牛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结果表明:在麦洼牦牛中未发现突变位点,申扎和类乌齐牦牛在外显子2区域发现1个突变位点,第4570位碱基发生G→A突变,属同义突变;经RFLP鉴定出3种基因型,命名为AA、AG和GG;χ~2适应性检验显示,申扎牦牛基因型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1),类乌齐牦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申扎牦牛和类乌齐牦牛均表现为中度多态;GPR41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申扎牦牛体重和体高显著相关,且GG型显著高于AA型(P<0.05),而GPR41基因不同基因型对类乌齐牦牛各体尺性状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上,申扎牦牛GPR41基因G4570A基因座可为牦牛选育过程中分子标记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牦牛 GPR41基因 多态性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yoG基因多态性与牦牛生长性能的关联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对西藏主要牦牛类群及四川麦洼牦牛生长性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选取MyoG基因进行SNPs检测,研究其与牦牛体尺性状的相关性,为有效评估西藏主要牦牛类群的生长性能提供参考。采用DNA池直接测序法进行候选基因全区段遗传变异检测,采用SPSS 17. 0程序中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对MyoG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与牦牛体质量、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申扎牦牛生长指标明显小于麦洼牦牛、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而类乌齐牦牛各性状指标均较优,不同生态环境及气候条件直接影响草场、植被类型及其长势情况,进而影响牦牛的采食量和生长发育。牦牛MyoG基因共检测到g. 757 T> C、g. 662 G> A、g. 539 A> G和g. 2216 A> G共4个突变位点,均包含3种基因型,且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g. 757 T> C、g. 662 G> A和g. 539 A> G位点在申扎和帕里牦牛中多态性较高,在其他群体中较低。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g. 757 T> C、g. 662 G> A和g. 539 A> G与体高显著相关(P <0. 05)。MyoG基因可能是影响牦牛体高性状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相连锁的基因座,可作为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

关键词: 牦牛 MyoG基因 基因多态性 生长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尖裸鲤胚胎发育及其仔稚鱼生长性状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对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胚胎发育及仔稚鱼生长性状的影响,旨在掌握温度对其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的孵化时间缩短,发育速度加快。在平均水温5℃、8℃、11℃、14℃和17℃下,尖裸鲤的胚胎孵化时间分别为530.78 h、366.12 h、214.22 h、220.63 h、153.95 h,温度和孵化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有效积温在水温为11℃时最低,为2 356.4 h·℃。尖裸鲤胚胎不同发育时期在不同温度下的累计时间均呈现指数函数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水温范围在11~17℃时,温度系数Q10值和Q13值最接近2。尖裸鲤初孵仔鱼全长与温度间呈现三次多项式函数,全长与温度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关系;而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与温度间呈现显著性的二次多项式函数。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尖裸鲤胚胎的适宜孵化水温为11~17℃,仔稚鱼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4~17℃。

关键词: 尖裸鲤 胚胎 温度 生长性状 仔稚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拉萨北冬虫夏草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对引自内地的3个北冬虫夏草菌株进行菌种、培养基筛选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西藏拉萨的气候条件完全适合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菌株Ⅱ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的菌株Ⅲ菌丝体致密粗壮,在大米、麦粒培养基上均能出草,但仍需对培养基作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北冬虫夏草 引种栽培 菌丝生长速率 生长性状 西藏拉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