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CR-RFLP(模糊匹配)
6条记录
西藏牦牛MyoD1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西藏牦牛MyoD1基因多态性与体高、体重、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期获得对牦牛重要经济性状具有显著效应的遗传标记。【方法】本研究利用DNA池直接测序、PCR-RFLP与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西藏帕里(PL)、斯布(SB)、申扎(SZ)和类乌齐(LWQ)4个牦牛类群(品种)共148头个体的MyoD1基因内含子2及外显子3部分序列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指标,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体高、体重、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等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①西藏牦牛MyoD1基因外显子3上存在(C1710T)XmaI酶切位点,多态性检测均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T/C频率分别为:0.308/0.692、0.400/0.600、0.605/0.395和0.527/0.473,处于中度多态。②适合性检验表明,西藏4个牦牛类群MyoD1基因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③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对各标记基因型生长发育指标(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申扎牦牛该位点TT和CT基因型在生长性状上差异显著(P<0.05),CT基因型胸围均高于CC和TT基因型。【结论】可以将MyoD1上的C1710T基因座作为牦牛经济性状选育的一个重要遗传标记,用于育种改良。

关键词: 西藏牦牛 MyoD1基因 PCR-RFLP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白鸡群体催乳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国家禽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催乳素(PRL)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GnRH-1)基因是影响鸡繁殖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PRL基因I59724210D和GnRH-1基因G840327C突变位点在拉萨白鸡群体中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显示:拉萨白鸡群体中PRL基因有II、ID和DD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5.82%、44.78%、19.40%,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nRH-1基因无多态性,均为与开产日龄相关的有利基因型(GG)。结果表明:可在拉萨白鸡群体中早期选择II和ID高产蛋基因型,提高有利基因频率,加快拉萨白鸡品种的产蛋性能选育进展。

关键词: 拉萨白鸡 PRL基因 GnRH-1基因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白鸡PMEL17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突变的研究

西藏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为研究拉萨白鸡显性白羽PMEL17基因第10外显子序列突变,选用5世代22周龄的拉萨白鸡228羽作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拉萨白鸡的基因组DNA的PMEL17基因序列的第10外显子上是否存在9 bp的插入。结果表明:PMEL17基因序列的第10外显子存在9 bp插入突变时,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184和42 bp,为II基因型纯合子的个体,且为显性白羽纯合个体; PMEL17基因序列的第10外显子存在9 bp插入突变,且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217,184和42 bp,为Ii基因型的杂合的个体,且为显性白羽杂合个体; PMEL17基因序列的第10外显子不存在9 bp插入突变,且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217 bp,为ii基因型,且为非显性白羽个体。通过本试验,为拉萨白鸡今后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另一个思路,通过分子选择PMEL17基因序列的第10外显子的9 bp插入突变作为拉萨白鸡羽毛颜色性状的功能基因的分子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拉萨白鸡 PMEL17 第10外显子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白鸡群体鱼腥味敏感基因多态性分析

中国家禽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鸡含黄素单氧化酶(FMO3)基因突变可导致鸡蛋出现鱼腥味,因此称为鱼腥味基因。研究旨在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63个拉萨白鸡个体中FMO3基因T329S突变位点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为提高该群体的蛋品质提供数据。结果显示:拉萨白鸡群体中,AA、AT和TT(鱼腥味综合症易感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48%、9.52%和0,A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5.24%、4.76%。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拉萨白鸡群体中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4.76%,虽然鱼腥味综合征易感个体(TT基因型)期望频率很低,但应该通过分子辅助选择技术予以剔除。

关键词: 拉萨白鸡 鱼腥味 FMO3基因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绒山羊GH基因的PCR-RFLP检测及其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5

摘要:利用PCR-RFLP标记技术及序列分析,对245只西藏绒山羊的GH基因的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发现:GH基因在西藏绒山羊群体中存在HaeⅢ内切酶位点多态性,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12、0.610和0.378,PIC=0.339,属于中度多态,经χ2适应性检验,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AB基因型和BB基因型与生产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和性别的互作,对研究群体的十字部高、毛长和产绒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由此可见,GH基因的HaeⅢ内切酶位点可能是影响西藏绒山羊生产性状的主效QTL或与之紧密连锁,可作为西藏绒山羊生产性状的辅助选择标记。

关键词: 西藏绒山羊 GH基因 PCR-RFLP 生产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KAP1.3基因与毛品质的关联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02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KAP1.3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这些多态性位点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KAP1.3基因编码区存在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240G>A和c.312G>A),均存在3种基因型,经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分析,c.240G>A位点的3种基因型(GG、AG和AA)个体间平均毛纤维直径、卷曲度、毛长、污毛量、密度、净毛率和细度离散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c.312G>A位点的3种基因型(GG、AG和AA)个体间的毛纤维直径、卷曲度、毛长、污毛量、密度、净毛率等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但GG基因型与AA基因型间毛平均细度离散系数显著小于AG基因型(P<0.05)。因此KAP1.3基因可作为绵羊毛细度离散系数的候选基因之一,其生物学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KAP1.3基因 PCR-RFLP 细度离散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