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消化道(模糊匹配)
2条记录
西藏黑斑原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和感染情况

水生生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西藏特有鱼类黑斑原(Glyptosternum maculatum)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结构和感染情况,于2019年5—8月对383尾黑斑原进行了调查。在黑斑原消化道中共发现7种寄生蠕虫,分别为深槽绦虫未定种(Bothriocephalus sp.)、原头绦虫未定种(Proteocephalus sp.)、异肉吸虫未定种(Allocreadium sp.)、新棘吻虫未定种(Neoechinorhynchus sp.)、裸鲤棘头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Contracaecum eudyptulae和杆咽线虫未定种(Rhabdochona sp.),并对各个物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将黑斑原按整个群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全长群体进行划分,分别对其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群落多样性和优势虫种进行分析,并对各寄生蠕虫物种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在黑斑原群体中,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1.53,Berger-Parker指数为0.37,优势物种为C. eudyptulae,其感染数量、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均为最高;在黑斑原不同性别群体中, Shannon-Wiener指数为0.26—1.57, Berger-Parker指数为0.34—0.93,优势物种为C.eudyptulae,雄性群体中新棘吻虫未定种也为优势虫种,两者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均较高;在黑斑原不同全长群体中, Shannon-Wiener指数为0.22—1.59, Berger-Parker指数为0.34—0.94,优势物种为C. eudyptulae或新棘吻虫未定种,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基本以二者为最高。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西藏鱼类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和寄生特点,为研究体内寄生蠕虫的环境适应性及与宿主的协同进化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黑斑原 消化道 寄生蠕虫 群落结构 感染率 平均丰度 西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蛋白水平对拉萨裸裂尻幼鱼肠道和肝脏的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饲料蛋白水平对拉萨裸裂尻(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幼鱼肠道和肝脏的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出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5%、30%、35%、40%、45%的6种等脂等能的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2.42±0.56) g的拉萨裸裂尻幼鱼60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蛋白水平升高,肠道和肝脏的蛋白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5%蛋白水平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降低趋势(P<0.05)。前、中、后肠的管壁厚度和绒毛高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其中在30%蛋白水平组的前肠和中肠管壁厚度最高,35%蛋白水平组后肠管壁厚度最高,30%蛋白水平组前肠、中肠和后肠绒毛高度最高。饲料蛋白水平高于35%时会损伤肝脏组织结构。在该实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鱼体肠道和肝脏中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拉萨裸裂尻幼鱼饲料蛋白水平以30%为宜。

关键词: 拉萨裸裂尻 饲料蛋白质 消化酶 消化道 组织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