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拉萨(模糊匹配)
50条记录
不同灵芝菌株在拉萨种植适应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

摘要:为筛选获得适宜西藏地区栽培的优质灵芝菌株,以6个不同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袋料栽培,比较分析灵芝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及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多基因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菌株15和26均为白肉灵芝;菌株26子实体平均单株质量最高,为82.01 g,菌盖直径最大,为16.00 cm,生物学效率最高,为23.60%;菌株15子实体中三萜含量最高,为1.91%,比药典高出282.00%,菌株26次之,为1.88%,灵芝菌株15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最高,为1.27%,菌株26次之,为1.13%,菌株15和26的多糖和三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灵芝菌株,结合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效率和活性成分含量来判断,白肉灵芝15和26均适宜拉萨地区种植推广.

关键词: 灵芝 拉萨 农艺性状 活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河谷区域3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评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

摘要:为筛选拉萨河谷地区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农艺性状、产量、营养价值等方面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本试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评价了3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在拉萨河谷区域第5年的农艺性状、营养成分以及饲用价值,以期筛选出适应性最好的品种,为后续紫花苜蓿的选育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株高均为61.1 cm,没有差异性(P>0.05);产量在8 167.4~10 108 kg/hm2;叶茎比在0.9~1.5;鲜干比在3.9~4.2;营养价值方面除了CP含量和Ca含量3个品种有差异性外,其他营养指标都没有差异性(P>0.05),CP含量皇冠显著大于阿尔钢筋(P<0.05),Ca含量三得利显著高于皇冠(P<0.05).最终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排名结果表明:三得利综合表现最好,适合在拉萨河谷区域进一步种植推广,其次是阿尔冈金.皇冠综合表现最差.

关键词: 拉萨 紫花苜蓿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黄6号在拉萨代料栽培试验

西藏农业科技 2023

摘要:桑黄古称桑臣、桑耳、胡孙眼和桑黄菇,其子实体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免疫调节、控制血糖等作用。该试验对引进的1株桑黄菌株进行代料栽培试验,为明确桑黄6号在高原地区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情况,找出在拉萨地区适合人工栽培桑黄菌丝和子实体发育的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研究表明:桑黄6号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86 d,其中菌丝生长阶段59 d,出菇阶段27 d;菌丝生长阶段及后熟转色温度为28℃左右,湿度50%~60%,后熟转色期每天用散射光照射菌袋转色;出菇阶段温度控制在28℃左右,湿度在85%~95%之间;桑黄平均产量干质量为40.28 g/袋,拉萨地区工厂化可出2茬,但第2茬产量会明显降低。

关键词: 桑黄 拉萨 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种甘蓝型油菜在拉萨市适应性分析

西藏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在拉萨种植的适应性,以引进的17份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其在拉萨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含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引种品种在拉萨种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全生育期为121~140 d,农艺性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变异系数>30%,其余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30%。12个品种(系)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达76.22%~10.48%,所有品种的含油量均>40%。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适应性 拉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日光温室6种食用菌周年栽培技术

西藏农业科技 2022

摘要:拉萨目前栽培的姬菇、香菇、猴头菇、白肉灵芝、双孢蘑菇和羊肚菌等6种菌类进行日光温室周年轮作栽培试验,测产结果表明:多品种轮作栽培整体可行,但需完善轮作时间和适当隔离栽培区域.

关键词: 拉萨 日光温室 食用菌 周年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开口饵料对拉萨裸裂尻仔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西藏农业科技 2022

摘要:为研究不同开口饵料对拉萨裸裂尻仔鱼存活及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单一饵料投喂方法,分别设置蛋黄组、冰冻轮虫组、螺旋藻粉组、鳗鱼粉组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组,共5个处理组,每组3个平行,探究5种不同开口饵料对拉萨裸裂尻仔鱼摄食率、存活率、增重率、增长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开口饵料对仔鱼摄食率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摄食率均在70%以上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配合饲料组摄食率最高,为87.5%.试验结束时,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高,为79%;配合饲料组生长最快,全长显著高于其余试验组(p<0.05);配合饲料组仔鱼体质量最大,为0.051 g,增重率为469%,显著高于其余试验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以存活率、增重率和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认为人工配合饲料(山东升索微粒子饲料)是拉萨裸裂尻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方便、易得,有利于拉萨裸裂尻鱼苗的规模化培育.

关键词: 拉萨 裸裂尻 仔鱼 开口饵料 存活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地区油菜新品种(系)年度差异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摘要:通过开展拉萨点西藏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筛选适合拉萨地区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品系127025-1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其次是品系094212;品系127025-1和158112-32连续2年增产5%以上.因此,品系127025-1是最适合西藏拉萨地区生产推广的高产油菜品种(系).

关键词: 拉萨 油菜新品种(系) 差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9-2020年拉萨地区春油菜区域试验综合分析与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河谷农区种植的春油菜新品种,以山油2号和藏油3号为对照,对参加2019—2020年全区区域性试验的8个春油菜品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7025-1整体表现最好,产量增产5%以上的品系有158106-2、127025-1、158112-3和1147。

关键词: 油菜 区域试验 产量 拉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市冬小麦不同降水年型降水量及需水量特征

西藏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本文基于2014—2020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7年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和土壤水分数据,利用作物-土壤水量平衡公式的方法,研究了拉萨市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在相同灌水量的条件下年冬小麦降水量及需水量特征,计算出不同年型冬小麦灌溉需水量。

关键词: 冬小麦 耗水量 降水量 拉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拉萨地区酸奶质量安全的污染因素评价与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全面分析评价影响西藏拉萨四县(区)(城关区、墨竹工卡县、林周县和当雄县)不同方式生产酸奶的质量安全关键污染因素,为提高拉萨酸奶质量安全水平、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8年从拉萨四县(区)分别采集不同模式生产的酸奶样品106个,其中:林周县采样22个,城关区采样40个,墨竹工卡县采样23个,当雄县采样21个;按生产模式,企业采样8个,小作坊采样54个,家庭自产采样44个.分别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MS法、微生物培养与分离法对酸奶样品中5种重金属、黄曲霉毒素M1以及6种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与质量安全评价.[结果]106个酸奶样品中霉菌污染严重,且超标率为46.23%;未检出志贺氏菌Shigella、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黄曲霉毒素;小作坊生产的酸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25.93%;农牧民自身生产、民间小作坊和企业产业化生产酸奶中Pb是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污染物贡献率达42.5%;当雄县酸奶中重金属Cr含量较其他三县(区)高,超标率为19.0%;城关区酸奶中重金属Pb、As含量较高,超标率分别为15.0% 和2.5%;Pb也是林周县、城关区、墨竹工卡县酸奶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其中城关区Pb的污染物贡献率最高,达54.02%.[结论]拉萨地区酸奶重金属和霉菌污染状况突出,应当引起重视;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不利于饲料霉变,因此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关键词: 拉萨 酸奶 有毒有害残留物 重金属 黄曲霉毒素M1 微生物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