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奶牛(模糊匹配)
13条记录
高原地区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我国高原地区奶牛血液指标的群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测定了拉萨地区不同纯度的荷斯坦牛共435头健康泌乳个体的18项血常规、3项血气、4项电解质和2项生化指标,进行表型相关性分析,并综合牛场、月龄、泌乳阶段、体况评分、荷斯坦牛血统比例和测定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高原地区奶牛群体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s, RBC)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66±2.14)×10~9个·L-1、(6.94±0.74)×1012个·L-1和(405.73±224.48)×10~9个·L-1,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CO2)分别为(11.28±1.61)kPa和(3.39±0.38)kPa。在27项血液指标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血小板分布宽度、血液酸碱度(pH)、钠离子浓度(Na+)和氯离子浓度在个体间变异较小,其变异系数小于5%。相关分析中,PCO2与PO2和pH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55,呈中度负相关,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 HGB)与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压积呈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95)。方差分析中,月龄显著影响(P<0.05)15个血常规指标,体况评分和泌乳阶段显著影响除MCHC外的6个红细胞系统指标(P<0.05),HGB、HCT、MCV和MCH与荷斯坦牛血统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泌乳中期RBC最高,而MCV和MCH在此阶段最低。测定时间对PCO2、Na+、钙离子浓度(Ca2+)、葡萄糖浓度(glucose, GLU)、乳酸浓度(lactic acid, LAC)和动脉血HCT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PCO2、Ca2+和HCT均在12∶41-14∶10时出现极值。泌乳阶段对PCO2、pH、钾离子浓度、GLU、LAC和动脉血HCT有显影响(P<0.05),泌乳初期动脉血GLU和LAC最低,PCO2最高,碱性最弱。综上,血液指标不同程度地受到奶牛生理状态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利用血液指标开展高原牧场奶牛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并应考虑泌乳阶段、月龄、体况等因素的影响,并注意测定时间的选择。

关键词: 血常规 血气 电解质 生化指标 高原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短期添加富硒青稞秸秆对奶牛全血和牛奶硒含量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富硒青稞秸秆短期饲喂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全血和牛奶硒含量的影响。选择12头体重(400±25) kg、胎次(5±1)次、泌乳天数(223±25) d、产奶量(11.3±1.6) kg的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每头奶牛基础日粮包括精混饲料(TMR) 10 kg和普通青稞秸秆12.5 kg,试验组使用1.8 kg富硒青稞秸秆替代等量普通青稞秸秆,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叶面喷施亚硒酸钠300 g Se/hm2可以极显著提高青稞籽粒和秸秆硒含量(P<0.01)。第20 d和第30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全血硒含量显著提高(P<0.05)。第30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牛奶硒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牛奶硒含量提高至0.020 mg/L。试验表明,依托硒生物强化措施,有望构建西藏的富硒牛奶生产模式。

关键词: 硒生物强化 青稞 奶牛 富硒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西藏隆子县奶源繁育基地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机制和模式

西藏农业科技 2019

摘要: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奶牛养殖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围绕"打造西藏黄牛改良的种源基地"的战略目标,结合本地区自然资源的禀赋,充分发挥奶牛基地带动作用,采取"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走"养殖基地承担风险,农民(贫困户)实现增收"共赢发展的路子,带动贫困村农民脱贫致富。本文就此介绍了隆子县奶源繁育基地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机制和模式,为高海拔的区县发展畜牧产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隆子县 奶牛 养殖 模式 精准脱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生产管理措施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

摘要:目前西藏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地方较滞后,在历史上西藏畜牧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奶牛业养殖发展较晚,加之受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不管是奶牛群的数量和质量,饲养管理技术,还是乳品的消费量,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关键词: 奶牛 提高产量 饲养管理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西藏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在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比例较多,经实地走访调查,对发病牛采血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发病原因。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发病牛体况等提出综合治疗措施,经治疗和预防,奶牛异食癖病例全无。本研究为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诊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奶牛 异食癖 西藏农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降解技术在奶牛生态养殖中的应用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8

摘要:目前养殖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在近年大力推进"五水共治"行动、全国现代生态农业试点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形势下,对畜牧养殖污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畜牧污染问题,2014—2015年全市关停了14000多个污染物治理不达标的养殖场,并积极探索奶牛生态养殖技术.该文主要介绍了生物降解技术在奶牛生态养殖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降解技术 奶牛 生态养殖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致病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实现纤维类饲料的资源化利用,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鉴定对奶牛粪便纤维素降解菌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测定了该菌株的最优酶活性。结果表明:形态学观察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直杆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其为志贺氏菌属;16S rDNA试验最终确定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志贺氏菌,将其命名为NC007384;在pH值为7、温度为35℃、装液量为40%、接种量为2.5%、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42 h,志贺氏菌CMCase活性最大,达到21.842 U。

关键词: 奶牛 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 鉴定 产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奶牛围产期饲料及血清中阴阳离子状况的分析

草学 2017

摘要:为了摸清西藏围产期奶牛常用饲料原料、机体主要阴阳离子水平及其变化,2013年4月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和江孜县选择了416头围产期奶牛,采集产前21天和产后21天的颈静脉血样和饲喂的饲草料,测定了样品中钙、钠、钾、镁、磷、硫、氯等离子血清浓度。结果表明,奶牛血清中Cl、Na、P、Ca、Mg含量在分娩后呈现降低趋势;但K含量分娩后有升高的趋势。奶牛围产期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D)计算结果表明:奶牛围产前、后期的DCAD值为168~248m Eq/L,日粮属于阳离子型日粮。对血清中Ca离子检测发现,80%的围产期奶牛血钙浓度低于2.0~3.0mmol/L,处于亚临床性低血钙,这表明试验奶牛围产期低血钙症发生率高与摄入高DCAB日粮有关。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阴阳离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景天多糖对娟珊牛改良西藏黄牛F_3代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红景天多糖对高海拔环境中娟姗牛改良西藏黄牛F_3代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采用假阴道法采集体格健硕的娟姗牛改良西藏黄牛F_3代精液,在改进的奶牛精液低温稀释液基础液中,添加红景天多糖0、0.02、0.04、0.06、0.08、0.10 mg/mL,比较添加不同浓度红景天多糖对高海拔环境的娟姗牛改良西藏黄牛F_3代精液4℃保存48 h后精子质量的影响,以精子活力、精子顶体完整率为评价精液品质指标,以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评价抗氧化保护作用指标,探讨红景天多糖对高海拔环境的娟珊牛精液4℃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稀释液中添加红景天多糖,娟姗牛改良西藏黄牛F_3代精液4℃保存48 h,红景天多糖0.08 mg/mL添加组精子活力较其他添加组和对照组高,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水平;0.08 mg/mL添加组顶体完整率较0.06 mg/mL和0.10 mg/mL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较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0.08 mg/mL添加组精子GR酶活性和CAT值达72.39 U/L和5.79 U/mL,较其他添加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达极显著(P<0.01)水平。总之,在改进的奶牛精液稀释液中添加0.08 mg/mL的红景天多糖可明显改善4℃环境保存娟姗牛改良西藏黄牛F_3代精液品质和增强抗氧化保护作用。该试验为今后娟珊牛改良西藏黄牛后代、娟珊牛,乃至黑白花奶牛精液低温保存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红景天多糖 奶牛 4℃环境 精液品质 抗氧化保护 高海拔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乳杆菌对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发酵底物,分析不同添加水平[0(对照)、0.25×107、0.50×107和0.75×107CFU/m L]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底物体外发酵产气量(1、2、4、6、12、24、36、48 h)、产气参数、干物质降解率(DM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发酵液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态氮(NH3-N)浓度及p H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玉米秸秆发酵初期产气速率和产气量(1~24 h)(P<0.05),以添加0.75×107CFU/m L效果最为理想;添加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水稻秸秆体外发酵后期(36~48 h)产气量(P<0.05),而以添加0.25×107CFU/m L效果最为理想。随着植物乳杆菌添加水平的增加,2种底物体外发酵液NH3-N浓度均呈现显著的线性增加效应(P<0.05)。不同植物乳杆菌添加水平对2种底物体外发酵NDFD、DMD、发酵液VFA(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和戊酸)浓度以及p H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试验结果推断,添加植物乳杆菌能促进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体外发酵及其氮代谢,同时对维持p H的稳定平衡具有积极作用,最佳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07和0.25×107CFU/m L。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体外发酵 瘤胃 奶牛 玉米秸秆 水稻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